
◆浣熊市在生化危机系列中,其可塑性和延展性,包含知名度应该是整部系列中最高的,原因在于末世题材中,城市这种既熟悉又现实的设定,很容易跟玩家产生共鸣,何况玩家看到的也只是主角一行的生存路线,而在这之前或者之外的世界,依然有不少故事在发生,如果算上2代和外传,再包含上“爆发”系列,那么整座浣熊市里前前后后发生的故事,估计一本书都无法全部涵盖进去,就重制版里设定的现场状况,以此推演都能形成一篇故事,何况这还是一座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其故事的可塑性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
PS:请以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探究美好事物远比挑刺要有趣的多,纠结于缺点并一杆子全打翻的,建议直接更换游戏。
※【事件 - 01】※
◆事件地点:浣熊市医院 - 急诊室入口处
◆事件概括:某位幸存者的逃命之旅
◆事件预判:不容乐观
◆事件现场:以截图中的视角来看,可以大致模拟出,在这里某人遭到丧尸袭击后,由于碰撞力度较大,将挂在墙上的壁画也撞落在地面上,同时,根据墙上的血手印能看出,丧尸采用了“扑咬”方式,如果说的暧昧点就是某人被丧尸“壁咚”了,其结果从墙上的血迹也可以判断出,受的伤害小不了,在推开丧尸后踉跄的选择逃向就近的门▼▼▼


◆从这组截图中,将两张的顺序结合在一起,通过地面的脚印和临到门口的一滩血迹,包含了门边墙体上的血手印,其整个遇袭 - 挣脱 - 逃跑这一些列的过程,基本上是没有出入的,只不过延伸下,幸存者选择逃生路线依然不容乐观;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在前往急救室门口的地方,如果让门处于敞开的状态,可以看到脚印是连续的,并不像其他区域中出现了“线索中断”的BUG级设定,使得这个故事可以延续下去;

◆接着再往下看,从截图中的标记处也能看到明显的两处血迹,从现场情况来看,应该是幸存者先在1号点处停留了一下,可以想象成缓一缓,可当看到整个急救室门口全是丧尸,于是选择进一步往里逃,而且此时急救室通道的入口处应该也有丧尸在拍打玻璃门,所以只能选择继续往里逃,并且此时也在2号地点进一步休息一下,当然,也有可能1号、2号点的血迹是后来或者之前其他人留下的,因为从面积和流血量来看,有点太大了!


◆即便1号、2号点的血迹不是幸存者逗留时留下的,也可以看到上图中丧尸的行动脚印,通常人的思维是赶紧离开这,而不是进一步逗留,毕竟这里的丧尸数量确实很多,而游戏中是经过简化过的,套用现实论点,急救室的人流量在医院里是数一数二的区域,在地面上留的脚印也可以断定有追逐出现;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当幸存者被袭击后,跑到急救室,此时还没有那么多丧尸,或者尸体还没有变异,选择在这医疗一下自己,可此时出现了丧尸,结果幸存者又被迫起身往里面逃;

◆将这里的截图与之前的过程串联起来的话,可以大致想象到,上文推演的过程应该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首先丧尸的习性是没有惊扰的话,基本就是原地发呆或者周围打转,或者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受到惊扰后才会作出反应,而此时不排除有丧尸处于休眠状态,而之前的幸存者跑到这里后惊扰了附近的丧尸,逼迫幸存者进一步逃离,但毕竟是受了伤,步履蹒跚、跌跌撞撞,甚至用手扶墙的痕迹也有,如此一来,前后衔接一下基本就说的通了;

◆至于整个急救室的状况,从截图中的两辆救护车就可以看出,即便此处没有丧尸,幸存者一时半会也出不去,堵的是足够严实了,也同样反映出当时浣熊市的医疗状态已经处于负荷状态;
◆观点探讨:从现场的状态不难看出,在爆发T病毒事件后,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医院,出现了大量丧尸,在街头巷尾也许还有回旋的余地,而在医院爆发,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毕竟此时不管是小伤还是重伤,都会蜂拥至医院,那么在聚集了大量人员后,其中有人一旦变异,基本上是没的跑了;
※【事件 - 02】※
◆事件地点:浣熊市医院 - 通往二层楼梯与过道
◆事件概括:有武装人员来过医院
◆事件预判:发生了一定规模的战斗,并且有猎杀者的行动痕迹
◆事件现场:从游戏中设定的剧情来看,当初来这寻找巴德医生的肯定不止卡洛斯等人,毕竟他知道不少伞公司的事,由他经手的疫苗也是一大关键点,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伞公司肯定会派出多股势力来寻找此人,那么在丧尸遍地的浣熊市,武装人员的出现和战斗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具尸体上能看出,其死亡状态属于“爆头”,根据丧尸的设定其最大的弱点就是头部,假设是其他幸存者来到医院,除非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或者具备主角光环,也需要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综合医院的情况来看,这种幸存者出现的几率不大,更多的是专业武装人员所为,并且用枪爆头除非近距离遭遇战,枪口距离头部很近,不然在丧尸逼近的情况下,估计很少会有人淡定瞄准并爆头;

◆从截图中的血迹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有过拖行的痕迹,并且也是大量出血的情况下遭遇拖行的,结合之前的尸体,能大致推算出,此处遭遇战斗后,解决丧尸对于武装人员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此时猎杀者也在医院,至于猎杀者的敌我识别度如何这里不好断定,但就其行为模式而言,基本就是见人就杀,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演出,此时解决完丧尸后,结果猎杀者出现,袭击了这名人员;


◆从两边墙面上的血迹可以看出,其喷溅的范围与力度非常大,如果丧尸啃咬基本不会喷溅的这么厉害,结合墙面上的三处抓痕,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断定为前文推演的过程,不过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猎杀者在这袭击的对象跟那名解决丧尸的人员并不是在同一时段发生的,只不过地点恰好凑在一起,而这些血迹是当时医院发生变异时,其他被丧尸袭击人员留下的血迹,至于拖行痕迹也可以理解为受伤后爬行流行的血迹;
◆观点探讨:将两者并合在一起,能看出这名武装人员基本是没希望了,但在这样充满怪物的医院里,单枪匹马四处游荡又太过危险,那么多少说也要有几个人一起行动,而且猎杀者的行动模式远比丧尸要敏捷的多,假设其行动目的一致的话,又是同一个势力派遣的,那么猎杀者就属于伤及友军了,反之就是另外一拨人也在寻找巴德医生,那么可以进一步证明,巴德当时向多方势力寻求过救助,最后这些人从四面八方汇总过来,至于结果都不太乐观;
※【事件 - 03】※
◆事件地点:浣熊市医院二层 - 过道
◆事件概括:某人或某个团体躲避追杀
◆事件预判:多处遇袭与受伤痕迹
◆事件现场:从过道上留下的血迹可以看出,其喷溅的面积比较靠下,并没有像猎杀者攻击的那样,往高处喷溅,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此处造成的痕迹并不是猎杀者的,而是单纯的丧尸袭击,将丧尸推开以后选择跳窗逃跑,那么就可以推演出这里曾经有不少丧尸在游荡,某位人员恰好撞了一个满怀,或者被丧尸逼迫至此并受伤,然后选择了跳窗逃跑;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可能性较大,并且窗沿上的血迹也能看出滴落点比较集中,那么就是曾经有受伤的人在这犹豫过,才出现了血液聚集的情况,但这个窗户不是这名人员打碎的,从玻璃碎片可以看出,是由外向内撞破的,在2层楼的高度,也有猎杀者的弹跳力可以符合,至于舔食者可能性很小,当然,也有可能是人员从楼顶索降时破窗而入时打碎的玻璃;



◆从这些窗户可以看出,当时医院的战斗和逃命情况发生了不止一处,但在同一区域出现了这么多类似情况,那么就可以理解为猎杀者在医院大开杀戒的时候,不管是医院里的幸存者还是武装人员,都被迫选择跳窗逃跑,毕竟猎杀者在与人类战斗上,有着极大优势,即便是武装人员也未必有十足的胜算,那么这样的推演应该是可信度较高的一种;



◆根据截图中的路线来看,当初来医院找寻巴德医生的确实有多股势力,伞公司派遣了部队,可惜猎杀者见人就杀,缺乏敌我识别能力,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势力派来的,两者产生冲突而造成了这种局面,不过也有一种可能是遭遇了丧尸袭击而选择跳窗逃生,只不过最后伤重没有坚持下来;
◆观点探讨:此处场景有几处BUG解释不通,一是黄胶带设计的太过刻意,导致无论是从外还是从内,这个破窗的先后顺序与胶带冲突,假设一开始就贴在墙外,那么为什么要贴这个黄胶带?另外是血迹的部分也解释不通,即便是人员在选择跳窗是,犹豫了一下从而造成了成片血迹,但墙面上的喷溅痕迹是怎么来的,种种一切确实很难解释的通;
※【事件 - 04】※
◆事件地点:浣熊市医院 - 二层观察区
◆事件概括:爆发变异丧尸袭击
◆事件预判:难以存活
◆事件现场:从截图来看这处区域的情况非常不容乐观,横七竖八的座椅,杂乱的脚印都足以证明当时这里的丧尸袭击非常严重,结合床铺区的锁门情况,应该是当初这里遭到丧尸袭击,除了没有逃跑成功的人员外,其他人员选择躲进床铺区,并且将门反锁,但随后里面也发生了变异,至于结果嘛,从现场也可以判断了▼▼▼


◆不管是血迹分布和现场情况,当时这里遇袭的不止几个丧尸,要么是人员内部爆发了变异,要么是外部丧尸涌入,但从门口的情况来看,丧尸涌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过道上的血迹分布非常分散并不聚集,而这里的分布却非常聚集,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断出,当时这里是内部爆发了变异,从而出现了有人跑不掉,有人跑到隔壁的床铺区暂避;


◆从几处聚集较多的血迹出可以判断当时的爆发点,或者遇袭地点,随着血迹分布当时这里的人员还是比较多的,且不说医生护士,就患者而言也肯定不少,从现场来看普通难度里有7具丧尸,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反映较快趁乱跑到了外面,但就当前场景来看,即便当时没死,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观点探讨:现场的情况看起来当时这里也曾经混乱过一阵,但其幅度并不大,除了座椅和墙上的壁画外,其他的物品均没有出现大幅度破坏情况,甚至连盆栽都没有倒,那么是不是可以断定当时这里确实出现了变异情况,但数量不多,所以现场破坏的幅度也不大;
※【事件 - 05】※
◆事件地点:巴德办公室
◆事件概括:巴德在临时避难所被杀
◆事件预判:凉了
◆事件现场:从发出求救信息后到等待救援的这段时间,包含了病毒爆发事件里他自己录制的视频,都可以看出巴德已经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假设回到伞公司他的遭遇也不会好多少,就算有其他人来救他,经由他研制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优厚待遇,唯一的价值体现在疫苗上,但其合成条件苛刻短期内难以量产,所以最终结局就算尼古拉不杀他,他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去;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他的直接死因是头部遭到枪击,但这里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情况,假设巴德医生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姿势遭到枪击,那么桌子上的血迹是怎么来的,如果退一步讲,他死时并不是这个方向,而是在书写时候遭遇枪击,那么这个枪又是怎么开的,种种现象确实不好关联起来,那么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尼古拉在射杀巴德时是从身后接近的,按照尼古拉的行动模式倒也符合这个设定,在枪杀巴德后处于不知名的原因导致其头部接触到了桌面,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尼古拉当时曾试图逼问过巴德一些事情,从而留下的血迹,或者想要伪造现场故意设计的;

◆按照尼古拉所使用的枪械,如果是近距离射击,即便是小量弹药也应该足以贯穿头部,何况在丧尸横行的城市里,好想没人会嫌弹药威力大,即便是防身*也不会选择小量弹药,那么这种射击应该会贯穿才对,但结果而言,巴德的伤口只有脑门处,但后脑却没有伤口,从这来看要么是远距离射击,要么就是枪弹改为了低动能开花弹而不是高动能贯穿弹;

◆观点探讨:巴德被杀的现场相较于医院里的其他区域,这里还算安全的多,从事实来看也的确是如此,首先门是声控的,没他本人声纹基本是打不开,尼古拉只能是从其他地方进入,而且现场有一处窗户是打开的,那么就可以理解当时在这的只有尼古拉,其他势力暂时没有出现过的痕迹,至于射杀巴德医生后有没有刻意伪造现场这个不好说,因为桌面上的血迹解释不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正门进不来的情况下,只有窗户这一条路可走,
※【结语总结】※
◆在整部生化危机3中,除了医院场景设计了这些元素外,在街道与地下研究所也有类似的情景设计,但由于都时短期型,价值现场也布置的简单明了,游玩的过程中看一下也能了解到其背后发生的事情,虽然这些是通过现场进行的推演,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也不好说,毕竟这些都没有做到游戏里,只是单纯的联想一下,如有错误遗漏的地方烦请诸位多多指正;
